检索得数据 3 条


【期刊论文】Legal recognition of same-sex partnership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Japan
Denise Tse-Shang Tang, Diana Khor, Yi-Chien Chen.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019)
研究议题:这篇文章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探讨在香港、台湾和日本这三个东亚社会中,同性伴侣如何理解和看待婚姻、家庭以及性公民权,特别是在同性婚姻合法化辩论的背景下。研究通过对31位同性恋者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揭示同性伴侣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定义、实践和理性化婚姻行为,以及他们如何在亲属关系网络中协商和定位自己的同性关系。这项比较研究试图超越西方中心的视角,探索东亚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同性伴侣对婚姻和家庭的理解,从而为同性婚姻的全球讨论提供一个独特的亚洲视角。...

【期刊论文】From Eliminating Discrimination on the Ground of Sexual Orientation to Same-Sex Marriage: The Hong Kong Experience
Johannes Chan. Australian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2)
研究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香港LGBT平等权利的发展,尤其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问题。文章分析了香港LGBT社区如何通过战略性的法律诉讼推动平等权利的扩展。特别是在同性婚姻问题上,法院的判决将决定是否承认同性婚姻或其他形式的民事伴侣关系。研究认为,尽管存在强有力的支持同性婚姻的论点,但同性婚姻的合法化问题本质上涉及权力分立。婚姻是根植于社区社会文化价值中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社会共识使得香港在目前情况下难以争取同性婚姻的合法化。...

【期刊论文】Finding the “Humanity” in Human Rights: LGBT Activists and the Vernaculariz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
Nathan H. Madson. Law & Social Inquiry. (2021)
关键词:
研究议题:这篇论文通过对香港LGBT活动家争取性别认同法案(GRO)过程的民族志分析,揭示了一个悖论:在人权是香港人身份认同核心的情况下,为什么LGBT议题以人权框架呈现会成为问题?香港本地的LGBT活动家在本土化人权的过程中,将争取GRO的需求重新框定为“人性”问题,而非人权法律问题。这种本土化过程突显了普通市民引用国际人权法的做法与香港人传统上区分香港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方式相悖。此外,2014年雨伞运动使得普通市民成为捍卫香港独特性和相互支持的重要力量。这一过程强调了人权在香港本土语境下如何被重新定义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