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Rights for Same-Sex Couples and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Gays and Lesbians in Europe
摘要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changes in same-sex rights affect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We argue that different same-sex relationship policies vary in their impact. Whereas registered partnership laws construct a distinct target population that receives new benefits, marriage equality sends an unambiguously positive signal and reduces the perceived group difference through inclusion into existing rights. As a consequence, marriage equality shoul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whereas partnership laws should have much less positive effects and could even lead to backlash among some groups. Combining data from eight waves of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with data on legislation, we analyze the effects of same-sex marriage, registered partnerships, and marriage bans on attitudes toward gays and lesbians. Marriage has a positive effect, bans and registered partnerships have a negative effect. Legalized partnership is especiall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more negative attitudes among nonreligious and less educated people.
研究问题
不同类型的同性关系政策如何影响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具体来说,研究探讨了以下三种政策变化的影响: 同性婚姻合法化; 同性伴侣关系(民事结合)法案的实施; 宪法禁止同性婚姻。 研究旨在了解这些政策变化是否会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以及不同政策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政策变化对不同社会群体(如宗教程度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的人群)可能产生的差异化影响。
方法与数据
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使用欧洲社会调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 ESS)的8轮数据,时间跨度从2002年到2017年。 2. 统计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有序逻辑回归模型(fixed-effects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国家间的稳定差异和共同的时间趋势。 3. 交互效应分析:通过交叉层次交互项(cross-level interactions)来检验不同群体对政策变化的反应差异。 4. 稳健性检验:进行了多项稳健性检验,包括控制先前的态度水平、滞后和领先值分析、安慰剂测试等。 研究对象: 1. 地理范围:研究涵盖了29个欧洲国家。 2. 样本规模:总样本量为268,489个观察值,嵌套在29个国家和174个国家-波次(每一轮调查)中。 3. 主要因变量:对“同性恋者应该自由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一陈述的同意程度,使用5点量表测量。 4. 主要自变量: - 同性婚姻合法化; - 同性伴侣关系(民事结合)法案的实施; - 宪法禁止同性婚姻; 5. 控制变量:包括个人层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宗教参与度等)和国家层面的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 6. 调节变量:主要考察了宗教参与度和教育程度这两个个人特征如何影响政策变化的效果。
研究发现
这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积极影响: -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导致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显著更加积极。 - 这种积极影响在不同群体中普遍存在。 2. 禁止同性婚姻的负面影响: - 宪法禁止同性婚姻导致公众态度显著更加消极。 - 这种负面影响同样在不同群体中普遍存在。 3. 同性伴侣关系法案的复杂影响: - 同性伴侣关系(民事结合)法案的影响因群体而异。 - 对非宗教人士和低教育程度者产生负面影响。 - 对高教育程度者的影响较小或不显著。 4. 群体差异: - 宗教参与度高的人对政策变化的反应较小。 - 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对伴侣关系法案的负面反应最强。 5. 理论解释: - 同性婚姻法案传递积极信号,减少群体差异感。 - 伴侣关系法案可能强化“外群体”认知,导致某些群体的反弹。 6. 政策含义: - 立法变化可以影响公众态度。 - 同性婚姻合法化比伴侣关系法案更有效地改善公众态度。 - LGBT权利运动应考虑不同政策可能产生的差异化影响。 7. 研究局限: - 无法完全排除反向因果关系。 - 对禁止同性婚姻影响的分析主要基于匈牙利一个案例。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同性关系政策对公众态度有不同的影响。同性婚姻合法化最有效地改善态度,而伴侣关系法案可能在某些群体中产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