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It may be legal, but it is not treated equally”: marriage equality and well-being implications for same-sex couples
摘要
Despite the monumental victory of marriage equality forsame-sex couples, sexual and gender minorities continue toface barriers toward full equality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Thisstudy adds to limited research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mari-tal recognition on personal and relational well-being. Using amixed-methods approach we explored the experiences of 218Midwestern, married, same-sex couple members. We contendperceptions of recognition influence distinct aspects of per-sonal well-being for those in married same-sex relationships.Individuals residing in states without marriage equality dis-play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negative affect than their peers inmarriage equality contexts. Qualitative findings revealedthemes of legitimacy and security following marriage, butclear distinctions in experiences were evident based on legalrecognition. Collectively, participants’ expressed a strongerrelational bond following marriage. Perceived recognition, viastate policy, served as a catalyst for many couples to take ref-uge in specific residential locales. Yet, regardless of context,narratives depicted minority stress experiences includingencountering affirmation and opposition to their identitiesand relationships.
研究问题
这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讨婚姻认可对同性伴侣个人和关系幸福感的影响。具体来说,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婚姻认可如何影响已婚同性伴侣的个人和关系幸福感? 居住在允许同性婚姻的州与不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的已婚同性伴侣在幸福感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少数群体压力理论如何解释同性伴侣在不同法律环境下的经历? 已婚同性伴侣如何感知和描述婚姻认可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地理环境和法律政策如何影响同性伴侣的生活选择和幸福感? 这些问题旨在深入了解同性婚姻合法化后,法律认可和社会环境对同性伴侣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他们在面对持续存在的少数群体压力时的经历和应对策略。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法律环境下的同性伴侣,试图揭示婚姻认可在个人、关系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方法与数据
这篇研究采用了混合研究方法,结合了定量和定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和方法如下: 研究对象: 总共218名已婚同性伴侣成员参与了研究; 参与者主要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 年龄范围从22岁到71岁,平均年龄为43.26岁; 大多数参与者是女性(70%)、白人(89%)、自我认同为同性恋(82%); 75%的参与者拥有学士或更高学位。 研究方法: 定量部分: 使用在线问卷收集数据; 采用多个标准化量表测量不同变量: PANAS(正负情感量表)测量情感状态; SWLS(生活满意度量表)评估整体生活满意度; 性身份困扰量表评估内化的同性恋负面态度; RAS(关系评估量表)测量关系满意度; 使用混合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法律环境下的差异。 定性部分: 通过开放式问题收集参与者的叙述性回答; 主要探讨参与者对婚姻的看法以及婚姻认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 使用质性数据分析软件MAXQDA进行编码和主题分析。 抽样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特别针对居住在允许和不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的已婚同性伴侣; 通过LGBTQ社区组织、学术机构和宗教场所等多种渠道招募参与者; 使用滚雪球抽样方法扩大样本范围。 数据收集于2014年5月至8月进行,这是在全国范围内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前的一个关键时期
研究发现
这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点: 婚姻对同性伴侣关系的积极影响: 婚姻增强了伴侣之间的承诺感和情感联系; 参与者普遍表示婚姻后感受到更强的关系纽带。 法律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居住在允许同性婚姻的州的参与者表现出显著较低的负面情绪; 婚姻认可增加了参与者的合法性和安全感,但在不同法律环境中存在明显差异。 少数群体压力的持续存在: 尽管婚姻合法化,但同性伴侣仍然面临少数群体压力; 婚姻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能完全消除社会歧视和偏见。 “感知认可”的重要性: 研究提出“感知认可”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群体压力因素; 参与者对其关系被社会和法律认可的程度直接影响其幸福感。 地理环境的影响: 37%的参与者表示婚姻认可直接影响其居住地选择; 地理环境对LGBT群体的幸福感有重要影响,非沿海地区的研究需要更多关注。 婚姻合法化的影响: 尽管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 法律变化并不等同于社会态度的完全改变,歧视和偏见仍然存在。 个人和关系幸福感的多维性: 研究结果显示,婚姻认可对个人和关系幸福感的影响是复杂和多层面的; 法律认可、社会接纳、个人感知和关系质量等因素共同影响同性伴侣的幸福感。